造成密相区燃烧份额减少的7大原因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0-08-08 17:32
摘要:1)流化风速增加。流化风速增加时,大量细微颗粒被抛撒到悬浮段,造成空间可燃物浓度显著提高和上部温度上升,使上部的燃烧份额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相对低温的一次风冷却作用
1)流化风速增加。流化风速增加时,大量细微颗粒被抛撒到悬浮段,造成空间可燃物浓度显著提高和上部温度上升,使上部的燃烧份额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相对低温的一次风冷却作用,底部温度下:降导致着火推迟。
2)料层厚度改变。料层减薄到合适厚度以后,扬析作用强化,使料层的蓄热能力和捕捉颗粒效果减弱,降低了料层本身的燃烧份额但是如果料层过薄会产生某些区域流化过强而另一些区域流化过弱的情况,无法保证各处床温一致,此时就要适当增加料层厚度。
3)燃料中细微颖粒过多且灰分较大。细颗粒和灰分增加时,悬浮段可燃物浓度增大,使悬浮段参与循环过程的物料增多,降低了料层燃烧份额。
4)床温降低。床温降低时,燃料燃烧反应速度下降,推迟了料层燃烧物的反应过程,形成燃烧后移。
5)烟气再循环的使用。烟气再循环使得料层中的氧气含量显著下降,在同样的床温和料层条件下,限制了料层内部的燃烧量,使其燃烧份额下降。
6)燃料挥发分。高挥发分煤密相区燃烧份额会降低。
7)二次风深度分级。二次风深度分级(包括抬升风口高度和增加份额)可以制造燃尽过程的缺氧还原区,实现下部燃烧份额的减弱,因此要求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下二次风和上二次风要足够高,且两层或三层二次风之间要保留一定的高度。
(网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影响原煤颗粒流动性的5大因素
下一篇:煤粒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后经历的7个过程